熱門關鍵詞: 光伏太陽能板天窗 防水光伏太陽能電池板 U玻璃光伏太陽能電池板
今年以來,光伏組件商在高效電池環節競爭尤其激烈,搭載高效電池的新品組件頻出,密集投放市場。在隆基綠能(601012.SH)三季度重新奪回組件出貨量第一后不久,公司日前亦正式公布HPBC電池細節??梢灶A見的是,隨著更高效率組件推出,隆基對出貨榜首的守擂之心更堅決。
強敵環伺之下,天合光能(688599.SH)始終穩居第二。作為組件前四中唯一兼顧G12電池片(包括G12R)和N型電池技術的廠商,天合光能提出高功率、高效率、高發電量、高可靠性四項理念,可見其在地面電站和分布式中的策略。
業內分析認為,高效電池組件的量產和推廣進程,對頭部企業組件未來出貨排名有重要影響。目前,TOPCON,HJT,以及IBC三種技術路線均已有代表產品面世,未來表現有待時間和市場考驗。
出貨排名再重洗
據各家公布的經營數據,前三季度組件商排名依然是在“變”與“不變”中競爭愈加焦灼:隆基綠能組件出貨量超30 GW,在被晶科能源(688223.SH)反超兩個季度后,重新坐回榜首;天合光能累計出貨量28.79GW,穩居第二;晶科能源和晶澳科技(002459.SZ)分別出貨28.5 GW和27.1 GW,位列第三和第四。
從整體情況看,前四家排名雖有變動,不過領先的優勢仍然十分明顯。阿特斯(CSIQ)、東方日升(300118.SZ)等組件商未公布三季度經營數據,但從上半年出貨情況看,距離前四家規模仍有差距,據機構預測,全年排名變化有限。
業績方面,隆基綠能的營收和凈利規模最大,分別是870.35億元和109.76億元,同比增長54.85%和45.26%。增長上,營收增幅最快的是晶科能源,當期營收527.72億元,增幅117.4%,凈利潤增長最快的是晶澳科技,實現凈利潤32.9億元,同比增長150.66%。
行業特征上,前四家經營能力的穩定,更加說明垂直一體化布局的必要性。近兩年,光伏作為雙碳目標下最有潛力的清潔能源,發展迅速,行業內百億級投資屢見不鮮,但產業鏈因過快發展導致的上下游失衡也同樣受到關注,上游硅料價格創下近十年新高。
其中,組件作為中下游環節,利潤空間受上游擠壓嚴重。記者此前調研獲悉,上半年專業組件廠毛利水平僅在5%-10%左右。
相比之下,一體化組件廠毛利表現優于同行。晶澳科技為例,前三季度毛利率為13.74%,較二季度12.01%有所提升。根據計劃,晶澳科技硅片和電池的一體化率達到80%,目前高于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天合光能在一線企業角逐中,始終穩居第二。相比較于其他三家主打182mm大尺寸電池組件,天合光能則主打210mm尺寸硅片和600W+高功率組件。上半年,公司分布式渠道出貨占 60%以上,分布式銷售相較去年同期實現 100%增長。財報顯示,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穩定在13%以上,優于同業公司。
角逐高效組件市場
今年以來,決定光伏發電效率的最核心環節—電池片開啟新一輪技術迭代升級,圍繞高效電池組件的比拼不斷升級。11月2日,隆基綠能官宣HPBC電池及對應組件,雖然沿用了P型技術路線,但在發電效率上,與目前N型電池保持同一水平線。
記者從隆基綠能獲悉,HPBC電池的標準版量產效率突破25%,疊加了氫鈍化技術的PRO版,效率可以超過25.3%。搭載HPBC的組件新品Hi-MO 6量產最高效率可達22.8%,較前代PERC產品平均增益10%。
記者注意到,至此頭部組件廠的技術路線全部公開。資料顯示,晶澳科技目前量產的P型魄秀( Percium+)電池平均轉換效率23.70%;N型倍秀(Bycium+)電池平均轉換效率25%。公司年內規劃27.3GW TOPCon產能,預計2023年n型產能超過27GW。
記者從晶科能源獲悉,公司N型TOPCon電池一期16GW已實現滿產,量產轉化效率已達25%,且自主研發的182N型高效單晶硅電池實驗室轉化效率達到 26.1%。目前公司二期19GW N型TOPCon產能已開始規劃建設,并將有更高的提效降本目標。
天合光能方面則對記者表示,新一代至尊N型組件將于2022年底前實現量產,至明年第一季度,公司將釋放超過10GW N型組件產能,而到2023年底,天合光能N型組件產能將達到20GW至30GW。
效率方面,Vertex至尊高效N型單晶硅組件的窗口效率達到24.24%,創造了大面積產業化N型單晶硅i-TOPCon組件的世界紀錄。
業內分析認為,高效電池組件的量產和推廣進程,對頭部企業組件未來出貨排名有重要影響。近十年來,每一次技術革新都可能產生新的王者,也有曾經的巨頭泯然消失。龍頭組件商進入新一輪跑馬圈地的競爭中,但下一代主流技術是TOPCON,HJT,還是IBC,依然有待時間和市場考驗。